人格權或單獨成編入民法典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加速|大數據|人格權|民法典_新浪新聞

聽北山第一農村黨支部新老支書講身邊黨史

衢州市2025-07-05 07:58:37 16泉水桥湖北黄冈红安县
聽北山第一農村黨支部新老支書講身邊黨史

“發動群眾、發展共產黨員,撒播革命的火種,為籌備黨支部成立,當時他們吃盡了千辛萬苦……”今天上午,邗江區方巷鎮利民村老支書夏少鶴在“北山第一黨支部講黨史”活動現場,深有感觸地講述著利民村第一黨支部建立的過程,在場的黨員同誌無不觸動良久。

1928年12月,施道泉等人受中共江蘇省委委派,由黨員張學之(原上海新華專科大學學生)以賣肥田粉為名,秘密潛回家鄉張營(黃玨蘇窯村),借向農民推廣肥田粉之機宣傳革命真理,開創黨的工作局麵,發展黨的組織,成立了北山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而該支部則是利民村黨支部的前身,後期利民村則由3個支部合並而來。

"1928年當北山區建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便在北山第一黨支部散播開來。"老支書夏少鶴說,這一百年來,利民村黨總支時刻學習新思想引領新征程,追尋著前輩們的紅色足跡。

黨的事業一代一代傳承。"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廣大黨員幹部學習黨史的旨趣就是要從中汲取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和精神力量,加強黨的建設,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在紅色黨史學堂中,利民村現任80後總支書記曹文輝告訴記者,學黨史弘揚優良傳統,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學習黨史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壯大、引領各項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據介紹,北山第一黨支部的建立發展曆史是利民村支部引以為傲的紅色黨史,開展北山黨史教育一方麵是為了緬懷革命老同誌們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一方麵以史為鑒,要讓紅色精神成為廣大青年的精神食糧,為鄉村振興、農民發家致富貢獻年輕共產黨人的力量。

活動尾聲,該村支部全體黨員參觀了北山黨史館,並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

欣欣向榮網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欣欣向榮網   sitemap谷歌留痕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6767@qq.com